精英教練員研討會:分享運動員生理調控最新知識 第二十一屆精英教練員研討會於2013年12月7日在體院舉行,為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教練員提供平台,就生理調控議題發表和交流意見。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運動員的生理調控」,共吸引了本港及中國內地約300名教練員出席。
體院為教練與精英運動員提供不同的培訓機會,精英教練員研討會是每年的重點項目,讓本地和中國內地的世界級精英培訓與體適能專才聚首一堂,促進交流。精英教練員研討會每年舉行,由委員會及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合辦。
研討會開幕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委員會主席傅浩堅教授MH JP、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李維波處長、科教司教育處張霞處長及教練員學院培訓部孫文新部長。講者包括前中國國家劍擊隊教練周睿先生、體院田徑總教練莊志恆博士、寧波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陳小平博士及體院中醫藥統籌主任許錚錚先生。
在二零零八年全國冠軍賽及錦標賽,周教練率領江蘇省女子花劍隊奪得團體及個人冠軍。在研討會上,周教練以運動員備戰大型賽事進行生理調控為演講題目,分享他的專業意見。他指出賽前的生理調控期由19日至70日不等,視乎比賽項目的類型、運動員的訓練水平、生理狀況以及個人能力等,而教練必須充份掌握有關資料才能為個別運動員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
莊志恆博士的演講題目關於制定備戰奧運會的週期性訓練計劃。他曾協助超過50名來自不同專項的澳洲運動員備戰過去三屆奧運會,以此與一眾教練員分享他的經驗。他強調無論是教練、運動員,以及支援團隊都要清晰了解運動員的情況,包括對賽果的預期、體能要求、當下的強弱點與所訂立的體能目標,才能為運動員制定周詳的體能訓練計劃。他更鼓勵教練在過程中要聆聽運動員的心聲並作出清晰回應。
陳小平博士講述大型比賽前的訓練與生理調控。他提出不應為求提升訓練成效,而在賽前引入新的訓練技術;反之,教練應密切注運動員的營養指數及恢復體能的進度,避免生理狀況轉差,同時亦要給運動員提供一個既輕鬆又令人振奮的訓練環境。
許錚錚先生是運動治療及手法治療的專家,更多次被邀隨香港代表隊參加大型運動會,協助運動員消除疲勞和預防創傷,並為受傷運動員提供手法治療。在研討會上,他就中國運動醫學和手法治療的使用向出席的教練員分享心得,並介紹力度、頻率及用力方向均是手法治療的基本要素。他又指出若運用得宜,手法治療能為受傷運動員帶來的好處,包括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退腫脹。
|